日前閉幕的第1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,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“海洋石油981”、*封裝光刻機等一批對標國際的上海高端制造斬獲金獎,榮威E50純電動轎車更是摘下展會*創新金獎。這些僅是上海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,實現由“中國制造”向“中國智造”轉變的一個縮影。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,上海正在加快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,力爭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實現翻番,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15%。
瞄準國際是轉型發展要求,也是上海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“主戰場”肩負的使命。從本屆工博展品看,上海一批新興產業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水準,如集成電路生產工藝達到40納米,設計能力進入28納米;太陽能核心設備、核電主泵、核島主設備等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進展迅速;全球首臺第三代非能動百萬千瓦核電穩壓器,實現我國第三代核電裝備制造國產化。
“對標國際,并非盲目攀高。”市經信委主任戴海波說,有市場才能有動力,才能持續發展,這是上海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落腳點。本屆工博會上,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的*封裝光刻機,今年與臺灣客戶首簽合同,實現大陸以外市場銷售的“零”突破,未來年產值將達數十億元;榮威E50純電動汽車,銷售潛力巨大。
深刻把握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,對重大前沿性領域及早部署,才能增強持續發展能力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上海將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更突出位置,以重大發展需求和技術突破為動力,以制度創新和政策環境優化為保障,以培育企業主體和實施專項工程為抓手,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、集聚、跨越發展。目前,上海正加緊聚焦極大規模集成電路、民用航空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下一代網絡、新型顯示、智能電網、新能源高端裝備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汽車與汽車電子、衛星導航、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、電子商務與新型貿易現代化等15個專項工程,并將于近期陸續發布專項發展規劃。
順應“第三次工業**”浪潮,上海正加快機器人產業布局。機器人產業是如今國際上少數幾個迅猛增長的產業,中國市場增速更是全球*,2011年比2010年增長50%以上,據預測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將達3.5萬臺,占全球比重約17.5%。目前國內市場份額的80%控制在跨國公司手中。
上海已成為國內*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,ABB、發那科、庫卡、安川等機器人巨頭均已在上海設有總部或基地,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——沈陽新松在上海設有子公司,本地企業上海沃迪自動化裝備公司在搬運碼垛機器人領域國內*。同時,上海交大、上海大學、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等長期從事相關研究,為產業發展積蓄能量。據介紹,未來上海將立足機器人產業化和示范應用兩個環節,聚焦工業機器人、服務機器人領域,壯大發展機器人本體研發制造,突破精密減速器、伺服電機及驅動器、控制系統等三大核心功能部件,拓展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,使上海成為我國*大產業機器人基地、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中心、高端制造中心、分服務中心和應用中心。目前寶鋼集團、上海電氣正積極研究介入機器人產業。從布局來看,浦東和寶山有可能成為國內*重要的機器人產業園區。根據規劃,到2015年上海機器人產業產值力爭達到200億元,202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元,占全國50%以上份額。